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柴达木高地的一面红旗--农垦精神

    信息发布者:农垦网通信息平台
    2019-04-18 10:18:26   原创

    回顾格尔木农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5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无数可歌可泣、自强不息的创业者——老一辈农垦人。在开发建设垦区的创业者中,有转业军人,有支边的干部、工人和知识青年,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离开城市,告别亲人,投入到开发建设垦区的行列。当年他们风华正茂,不求名,不求利,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一心向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战严寒斗酷暑,一锹一犁开垦出万顷良田,肩挑背扛砌筑起百里长渠,使昔日茫茫戈壁变成了万顷绿洲,十多年的无私奉献,奠定了农垦事业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大批知青返城,农垦人才紧缺,老一辈农垦人心系农垦,急农垦之所急,想农垦之所想,为了农垦事业的持续发展,积极动员和鼓励子女投身到当时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的农垦工作,为了垦区的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垦改革的过程中,让这种具有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发挥长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格尔木农垦精神成为青海精神柴达木高地上的一支标杆,一面红旗。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